全国
取消
考考大家,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是?
答:清明。说到清明节,你可能想到的是Qingming Festival,但这样的翻译是错误的。festival有两层含义:①宗教的祭祀活动 ②又唱又跳的庆祝活动 Jewish festival 犹太教节日a rock festival 摇滚音乐节清明节并不属于这两者范围,像这类较为庄严的其实可以用Day来表示,比如Mother's Day 母亲节;清明节是祭祀祖先亡灵的日子,我们经常会扫墓。所以叫做:Tomb-sweeping Day 清明节这个翻译着重强调了清明节的重要习俗“扫墓”。也有人把清明节翻译为:All Souls'Day这是一种站在对方文化角度考虑做出的翻译。因为"All Souls'Day"在西方是确实存在的节日,一般称为“万灵日”。其基本意义和清明节相似,也是祭奠死者的节日。
那作为节气的“清明”也可以翻译成“Tomb-sweeping Day”吗?
清明节气的含义,据《岁时百问》上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亮。故为之清明。“清”“明”二字在这里皆为描述天气的词语,因此节气“清明”的英语表达应该为:Clear and Bright 清明那清明,是如何从一个节气变成节日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古人在清明都做些什么吧!
清明·时节——赐新火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As evening falls, candlelight springs upIn the Han emperor's palace;Wisps of smoke from flaming candlesPervade the aristocrats' apartments.——【唐】韩翃《寒食》
古人过清明节的习俗和现在有些差异,他们往往会在清明时节“赐新火”。而“赐新火”相传和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有关。
传言晋文公曾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在他饥寒交迫之时,跟随一旁的介子推不惜割肉煮汤与他,助他渡过难关。十多年后,晋文公取得晋国政权,但介子推却不求赏赐,只希望与母亲隐居山林。
晋文公为了逼迫介子推重返朝堂,听取近臣的建议放火烧山,可没想到介子推至死也没有下山。这让晋文公后悔不已,为了表达愧疚之情,他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这就是“寒食节”(Cold Food Festival)的由来。
而“赐新火”的习俗,还可能与民间“禁火”的习俗有关。
季春时节气温上升,气候干燥,人类保存的火种很容易引发火灾。古人遭遇了和火相关的灾难,就会以为是火的精灵在作祟。而火的精灵,往往藏匿在那些保存的火种,也就是旧火当中。因此人们每年都会在固定的时间灭去旧火,并通过钻木取火的方式取得新火。
唐宋时期,宫廷还流行起皇帝赐新火的习俗,在这一时期,皇帝会派人钻榆柳之木取火,并给率先钻出火的人丰厚的奖励。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新火就没有皇权政治的象征意义了,只是清明之后便可继续用火。摇曳的火光,是生生不息的希望。
清明·时节——扫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The rain falls thick and fast on All Souls' festive day,
The men and women sadly move along the way.——【唐】杜牧《清明》英文翻译来自:《小学生必背古诗文129首》中英双语|诵读版点击下方图片即可入手
每逢清明节,每个中国人脑海里个想到的可能就是这首诗了。清明时节的雨,不像夏雨这么如倾如注,纷纷细雨,不止是春雨的意境,也刻画出祭拜路上,行人心头的忧伤。古人在寒食节就会开始祭祖(worshiping ancestors),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这项习俗也常延至清明。祭祖当日,他们会准备好酒食果品,和家人一起,前往先人的坟前诉说思念。除此之外,还会进行扫墓除草,焚香点烛,供上祭品。祭品也十分讲究,在江南地区,人们往往会制作青团。将新鲜的艾草摘取洗净,放到锅中煮沸,随着阵阵清香,艾草的苦涩也被除尽。把艾草汁混合进糯米粉,充分揉匀,就可以擀出一张张富有弹性的绿皮。在绿皮中裹上细软的豆沙馅,放到锅中蒸熟,一个个绿玉般透亮的青团就形成啦,咬上一口,绵软微甜,还带着草木的淡淡幽香。
青团作为中国传统小吃,其英文名可以直接用拼音“qingtuan”来表示,也可称作“green rice balls”,并加以英文解释,“delicacies made from glutinous rice mixed with pounded mugwort”(用糯米和捣碎的艾草混合制成的小吃)。
清明1时节——外出踏青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The Spring Outing Days are greeted by pear flowers;Most people are outing to Causeway Su for leisure hours.——【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译/吴伟雄清明节在唐宋时不只是“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的悲恸时刻,也是“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的盛大节日。清明节气,天朗气清,也是踏青的好时节。人们在踏青时往往还会进行多种娱乐活动,比如荡秋千、放风筝、蹴鞠。
秋千在汉武帝时只是宫廷女子的娱乐活动,后来逐渐向民间普及。古人荡秋千时玩法众多,既可以比赛谁荡得高,在高处系上花、铃,看谁能在荡秋千时碰到花或铃;也可以比赛谁的花样多,如果能在荡秋千时,同时做一些金鸡独立、翻身转体等高难度动作,一定能引得全场喝彩。
风筝原名“纸鸢”, 是一种用纸扎成的,能像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的物件。清明时节,春风正盛,放飞“纸鸢”也表达了“哀而不伤”的传统。祭扫完毕,顺着一路春光出行,内心的惆怅是不是也减免了几分?从花样繁多的纸鸢当中挑一只,把淡淡的忧愁随风筝一起放飞吧,逝去的先人们一定也能在天上感受到思念。蹴鞠的发明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主要用于军事目的,后来在众多皇帝的带货引流下,也逐渐盛行到民间,成了全民参与的热门运动。清明时阳气上升、万物萌动,是踢蹴鞠的黄金时期,唐代韦庄《长安清明》“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白打”,诗中的“白打”就是指的蹴鞠。
寒食与清明本无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两者在唐代融合,并在宋元时期, 清明节逐渐取代寒食节。加之习俗的演变,让当代的清明有了多重意义。细雨纷纷,烟柳垂泪,是对逝者的追思;万物生长,惠风和畅,是对生者的祝福。这个清明,不妨也学学古人,踏青出行,享受这明媚的春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