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取消
在收到offer准备入学前,还需要警惕!
毕竟有的准留学生就因为“作死行为”,被哈佛、康奈尔撤回offer了!
01
哈佛等多所开除不当言论学生
众所周知,哈佛大学每年的录取率都极低,能收获哈佛offer的难度也十分之大。而近年来,却屡屡有学生因为言论不当而被这所“退学”。
2019年,刚进入哈佛就读的大一新生Kyle Kashuv由于在聊天中出现多次侮辱性词汇“Ni*ger”,在聊天记录被自己的高中同学曝光后,被哈佛大学开除。
其实早在17年,哈佛校报《The Harvard Crimson》就曾爆出消息,称至少10名新生被取消录取资格,因为他们在Facebook私密聊天群中传播的内容涉及儿童色情和种族歧视等内容。
可以说,言论自由不等于百无禁忌。到了2021年,因社交媒体不当言论被取消录取早已不是“新鲜事”。去年警察暴行导致非裔黑人男子乔治·弗洛伊德被杀这件事,就像蝴蝶的翅膀,煽动起了一场全美国范围内反对种族歧视的地震。
这个背景之下,当时包括康奈尔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南卫理公会大学、马凯特大学、康涅狄格大学、里士满大学在内多所高校的学生因学生在社交媒体发表种族歧视言论,被直接取消入学资格。
02
UCLA学生推文引发美网争论
2020年3月,UCLA学生Matthew Richard在Twitter上呼吁调查并开除本科生Christian Secor。因为Secor曾在社交媒体帐户发布了非常多有争议的内容,部分不当言论如下图:
学生们的愤怒随之而来,超过30,000人点赞了一个学生在Twitter上发的帖子:“你希望UCLA开除这个充满仇恨心理,希望非法移民感染病毒死亡的学生吗?”
当时UCLA校方并没有做出直接回应,但过了一年,因为涉嫌参与国会山暴动,Secor在家中直接被捕。
事实上,在此之前,这位22岁本科生的社交媒体内容就曾在UCLA引起一番对于“言论自由”的争论。然而争论双方各执一词,有人认为言论自由应该受到保护,也有人认为要对自己在网络上的话负责,争论到现在也没出来个结果。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留学生们无论申请前,还是录取后,都要为自己的社交媒体上的言论负责。
03
大学有权力撤回学生录取Offer
从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大学是有撤回录取offer的权力的,即如果学生的品行受到质疑,大多数学校都有权力根据事情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撤销“当事人”的录取offer。
根据美国全国高校招生咨询协会(NACAC)统计的数据,每年约有21%的大学会因为学业表现、纪律问题、诚信、不当言论等原因撤销学生的录取通知书。
由于社交媒体在留学生的生活学习中越来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也通常代表一个人对外展示和塑造的形象。因此,学生发布在网络上的言论和信息,可以被大学视作品行和学术诚信等相关问题的行为证据。
换言之,大学不仅想要一个成绩好的学生,还想要一个品格高尚的学生。对于手握收发offer大权的美国大学来说,网络早已不是“法外之地”!
04
36%的招生官会查看申请人网络信息
申请者的在校成绩、SAT成绩、课外活动等表现固然是招生委员的首要参照,但是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也可能会成为左右录取决定的关键。
如果一个有潜力学生在网上张贴任何不妥的内容,与学校所推崇的价值不同,那么代表他可能不够了解这个学校,校方也会认为他不是最适合的人选。
最为重要的一点:学校最重视的——校誉,学生的行为往往让人联想到学校的名誉,而校誉也会影响着学生毕业后的发展。
升学服务公司卡普兰(Kaplan Test Prep)在2020年1月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35%的大学招生委员会透过申请者在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体上的发文及各种公开资讯,寻找蛛丝马迹。
他们在网上找到的资料,可能会由此改变对申请者的观感,进一步影响到录取结果。而在这些会去查找申请者社交媒体资料的招生委员当中,有4成的招生官则在网络上发现了一些可以对申请者扣分的信息。
我们可以通过社交网络来了解大学,同样,大学也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我们。招生官在网上看到的信息和资料,完全可能会改变他们对申请人的观感,进一步影响到录取结果。
正如卡普兰研究主任Sam Pritchard所言,“不论好还是坏,申请人的社交媒体内容仍然是招生过程中的未知数,甚至可能成为能否被梦校录取的转折点。”
其实,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许并不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那些“过激言论”,所以也不用过于担心,只要在申请中诚实的展现自我,该来的offer都会来的!
更多关于出国留学的个性化问题敬请咨询新航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