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研学 去外面的世界丰富我们的想象力
最近网上一篇《哈佛大学校长: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他的程度》广为流传。文章作者以哈佛大学校长的话引出了如何通过更多体验和了解外部世界来促进自身和子女成长的看法。
毫无疑问,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平,每一个人都正在经历迅猛的全球化,这一点在的中国感觉尤为明显:我们看的电影电视、接触的科技产品、打交道的人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
正是在这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下,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都应该到外部世界多看一看,去丰富我们的想象力!
了解世界的能力
全球化同时带来机遇和挑战,能否自信地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有没有国际化的视野,这决定了我们和我们下一代能否适应这个竞争的社会,就像那句话:“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他的程度”。美国人已经率先意识到这一点。正如这篇文章中写到:美国教育界、商界共同组成的“美国新劳动力技能委员会”颁布的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四大技能中把“了解整个世界”作为首项标准列举出来。
美国人意识“了解整个世界”的重要性,我们中国人何尝不需要呢?我们为什么不抓住机会、创造机会,让自己和自己的下一代多到外部世界去学习、去旅行、去体验呢?
其实,越来越多中国人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比如春节期间,我在微信朋友圈里就看到不少人带着自己的孩子以亲子游体验国外的文化,可以说拓宽生活广度从娃娃抓起。比如,我的一个中学同学就带着孩子到西班牙自驾游。虽然我游历的地方不少,但看见上面去各种博物馆、到塞维利亚老城吃有名的冰淇淋和tapas再看看弗拉门戈舞的照片,依然感到耳目一新。还有另一个朋友带着带着孩子到日本北海道去体验那里特有的文化、景观和食物。这不光是旅行,而是学习式的旅行。
科技让世界变小,但它永远不能替代实地的体验:不同的语言、陌生的环境和行为方式、异域的音乐,甚至和平时熟悉环境不一样的味道。只有见识多了,经历多了,才能让我们的视野广阔、才能让心智得到释放,才能让我们更大气,才能让我们理解不同人和文化间的差异,以及如何应对。
如何去了解世界?
去外面的世界旅行或学习,用有效的方法很重要。传统的中国式旅行团,几天密集走遍多个景点,每到一处下来拍照走人,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这样带来的价值有限。而带着一颗好奇心、给自己或者孩子设定任务探索陌生的地方,将学习和旅行结合在一起显然更好。
我的很多朋友现在更多喜欢一次选择一个地方、一个主题,做深度游。去之前就把功课做好,到了之后,带着一颗好奇心,带着问题,不懂的地方问问当地人或者自己研究介绍资料,游完之后,能够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这对自己和孩子都是一种成长。比如我记得去位于美国最南端的基维斯特,那里有海明威故居。去之前我们了解了关于海明威这位大文人的很多故事:他在那里进行的文学创作,他和他妻子之间的故事,甚至他经常光顾的酒吧等等,了解了这些内容后到了实地看,就不光光是一个走马观花的过程。
还有比如我们到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之前,专门看了国家地理频道关于黄石的纪录片,了解了那里的温泉、美洲野牛等。到这种地方强烈建议能够深入体验:自驾游能够让你在旷野上和美洲野牛面对面;住进烧火炉的小木屋能够让你更接近大自然的呼吸;吃早餐的时候不妨和当地的服务员多聊聊,正是在她的指引下,我们开车前往某个山谷,和几十个摄影爱好者一起等到了郊狼的出现。如果你带着孩子去迪斯尼乐园或者华盛顿的史密森博物馆,在玩的同时也可以试着鼓励孩子挑战自己安排日程的能力,看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去几个博物馆或者游乐项目,这也是一种锻炼学习的过程。
我们需要更丰富的想象力
到陌生地方旅行能增加你的见识,留学也是如此。书本上的知识固然重要,但不是全部,如同旅行一样,留学最有价值的是要学会如何同不同文化的人交流,如何理解我们之间的差异,如何学会新的思维方式,如何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如何能够跳出旧框架去创新思维。“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他的程度”这句话是否是某位哈佛大学校长所说,我无法证实。但我知道哈佛大学现任校长福斯特说过一句话:“不管你有什么样的兴趣或抱负,发现机会和转向新方向的能力都将让你受益匪浅。素质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具备这种灵活性和想象力。”为什么不抓住机会让自己或者孩子们去外部世界旅行和学习呢?这个世界需要更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简介:冉维,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总裁助理兼留学服务中心总经理,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获得者,曾成功被耶鲁大学管理学院MBA录取,夏威夷大学访问学者,具有丰富的申请成功经验。前新华社驻伊拉克战地记者、驻华盛顿外交记者,担任驻外记者期间撰写过数千篇英文稿件,具有极强的英文写作表达能力,主编的《新GRE写作官方题库与范文》一书即将出版。冉维在2013年还曾获得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青年的荣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每年表彰人数在20人左右)。
上一篇:研学,新的方式看世界
下一篇:国际游学线路怎么选择适合自己?